吞服“小胶囊” 筛查食管癌
2023-04-26 12:46:01 科技日报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如今,胶囊胃镜已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人们熟知的检查手段。然而,使用胶囊这样的手段进行食管检查却还是件新鲜事儿。

4月24日,科技日报记者从海军军医大学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消化内科李兆申教授与该科王洛伟教授团队在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癌早期诊断方面取得了一项研究突破,即通过吞服一粒“胶囊”来采集食管细胞,进而对食管癌的患病风险实现精准评估。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胃肠病与肝脏病学》。

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原河南医学院沈琼教授发明了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即通过类似气球的装置插入受检者食道,充气后将装置拉出,对沾染在气球上的食管细胞进行检测和分析,从而对食管癌进行早筛。该方法在上个世纪曾应用于我国食管癌高发区的人群筛查,为食管癌防控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科技水平受限,在患者舒适性、诊断敏感性等方面存在不足,漏诊率较高,后基本停止应用。

李兆申指出,绝大部分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在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在出现吞咽困难症状后就诊往往已错失早诊早治机会。

记者了解到,目前胃镜检查是食管和胃食管结合部癌较为可靠的筛查方法,但由于我国内镜诊疗资源配置不充足,且胃镜的接受度较低,愿意进行筛查的人数较少。

“受沈琼拉网细胞学检查启发,我们团队研制了新型食管细胞采集器。”王洛伟介绍,在外壳可溶解的采集器中装入海绵状的高分子细胞富集材料,并固定于棉线上。受检者采样时将类似胶囊的采集器随水吞下,采集器外壳在受检者胃液中溶解,内含的海绵状高分子细胞富集材料膨胀,2分钟后,提拽牵拉棉线取出膨胀的细胞富集材料。由于采集器是从胃食管结合部通过食管取出,此时的采集器上收集了超过600万个食管和贲门细胞,是传统方法细胞采集数量的几百倍。最后,通过人工智能数字病理系统对样本进行分析进而对食管癌进行诊断。

2021年,王洛伟团队在《美国胃肠病学杂志》上首次报道了AI辅助细胞学筛查食管癌的科研成果。这为此次研究成果中的算法架构和参数组合奠定了基础,为科学准确筛查提供了重要依据。

“我们研究发现,经过该方法初筛后,有限的内镜资源可以更好地投入到需要内镜精查的高风险人群中。”王洛伟说。

热门推荐

文章排行

  1. 2023-04-26吞服“小胶囊” 筛查食管癌
  2. 2023-04-26港股异动 | 哔哩哔哩-W(09626)涨超4% 《三体・持剑》获发行许可 公司多款游戏获批版号-当前关注
  3. 2023-04-26天天要闻:怎样养龟_乌龟的饲养方法
  4. 2023-04-26克洛普谈利物浦新总监人选:球队会朝着正确方向前进-全球短讯
  5. 2023-04-26全球热讯:2023年5月十二生肖运势分析,12生肖吉凶查询!
  6. 2023-04-26【世界快播报】天源环保:4月25日融资净买入32.09万元,连续3日累计净买入133.47万元
  7. 2023-04-26青藏高原生态有了保护法
  8. 2023-04-26《满江红》票房反超《球2》被质疑具体详细内容是什么
  9. 2023-04-26百余名海外华裔青少年广西体验中华文化|热消息
  10. 2023-04-26【全球聚看点】天天向上关晓彤兔子牙_天天向上关晓彤
  11. 2023-04-26精选!瓦伦丁对皇马大四喜是10年来首人,上一位是多特时期的莱万
  12. 2023-04-26环球百事通!国际油价25日显著下跌
  13. 2023-04-26明日雄鹿VS热火G5 字母哥大概率出战 马修斯被移出伤病报告_天天最资讯
  14. 2023-04-26h81m-k主板(h8公差)
  15. 2023-04-26每日动态!情深缘浅更可悲一辩稿 情深缘浅
  16. 2023-04-26穿越斗罗大陆的小说一开始就无敌_一开始就无敌的系统小说
  17. 2023-04-26美媒列出史上最伟大的25名球员,职业生涯最佳和最差的单场表现 全球快资讯
  18. 2023-04-26每日热讯!安东尼奥:赛前球队所有人都坚信战胜国安,今天是我们伟大的日子
  19. 2023-04-25他大姨妈来了日语是什么意思_他大姨妈
  20. 2023-04-25全球热点评!“红牛”商标之争再起波澜,中国红牛今天发布声明!